联系人: JN江南
手机: 18096931535
电话: 400-118-8622
邮箱: https://www.yuanduixiangqin.com
地址: JN江南有限公司
2024年,内部困难增加、外部环境复杂,直面挑战,广东不任性、南粤有韧性。经济浪潮中,广东外贸扬帆、就业稳固、文旅繁荣,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即日起,本报推出《韧性广东》系列,聚焦粤地活力,解码发展密码,力证2024广东行稳致远,笃定2025广东再创辉煌!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沿着习指引的方向,广东向高质量发展风雨兼程。
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56.4%、31.5%;
今年前11月,广东外贸进出口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全国增速5.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37万亿元,增长8.7%;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35.57万人,同比上升3.9%……
一组组数据,如同一个个字符,回答着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2024年如何前行,也回溯了作为全国经济领头羊的广东如何穿越周期,在经济发展的激流中稳舵前行。
展望2025年,韧性广东正用实力和耐力为“广东一定行”注入更强大的信心,韧性广东也在加速奔赴“再造一个新广东”的美好未来。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939.18亿元,超过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事实上,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3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35673.16亿元,已连续35年位居全国首位。
广东自身发展基数大,每一个增长点都来之不易。广东不仅“稳住了”,更实现了“稳中见优”:
从生产看,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全省在产工业行业大类增长面64.1%;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54万亿元,同比增长8.2%,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3%;
从需求看,前三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4%、1.9%、1.0%,比上半年加快8.1个、1.7个、1.1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增长8.1%,比上半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从“流量”看,11月,广东全省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7.0%、12.6%,其中,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9.8%、4.1%,民航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11.7%、17.2%。
从微观主体看,截至6月,全省登记在册经营主体1859.01万户,同比增长7.8%,占全国总量十分之一,企业总量、外资企业总量、民营经济主体总量等均排名全国第一。
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广东成绩同样亮眼: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供水运营、梅龙高铁开通运营……今年以来,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屡屡取得突出成果,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2024年,广东省新增专项债券额度5085亿元,约八成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还推进“补改投”改革试点扩点带面,撬动更多资金投入重点领域。
料峭寒风中,火红的鲜花在广东的城市街头随处可见。这是广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现代化建设“硬实力”的火热写照。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厂家新技能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马拉松运动员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人帮助他‘破风’,我们会把自己定位为行业的‘破风者’,帮助具身智能领域的优秀企业去‘破风’。在数据生产方面,我们想降低数据成本,让大家更好地迭代具身智能的模型;在场景落地方面,我们帮企业把落地的道路铺平!”
广东经济的“新”,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绚烂夺目。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这里竞相涌现,形成了“爆点带动、行业闭环、生态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广东造”5G、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一大批产业链关键技术和产品进入全球第一方阵。
11月,广东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85.4%、29.0%、135.9%。
前三季度,广东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15%,占全国四成以上;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速均在25%以上。
——看新能源汽车,广东已从汽车第一大省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广东汽车产量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253万辆,居全国第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便有一辆“广东造”。
广东汽车产业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不仅有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亦有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头部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向前,亿纬锂能、奥动新能源等动力电池企业持续扩大产能。
——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早已抓住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风口”,形成深圳、广州、珠海三大低空产业制造聚集区。在11月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广州小鹏汇天研发生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全球首次公开飞行,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岛落户广州大学城,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广东造”,与低空经济的蓄势高飞相呼应,机器人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又一创新高地。由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RB500机器人打破了重载工业机器人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去年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速超10%。绿色产业向“新”发展,氢能“制、储、运”技术日臻完备。
通过产业裂变、融合与创新,广东不仅在新兴领域开辟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更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速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升级,富民兴村取得实质性进展。广东全国百强区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今年以来,广东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发展欣欣向荣。广东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8年排名全国第一。
在广东,澎湃向“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
向新质生产力要效能!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特别是盈利表现,具有显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性意义。
今年以来,在广东持续开展减轻企业负担、降低成本、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政策措施的助力下,企业效益相对较好,规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从1-8月数据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利润增长7.9%、利润率达到5.5%,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来自广东证监会的数据显示,广东62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06万亿元,净利润244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和5.0%,均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其中,电子信息、家电家居、食品制造等行业业绩快速增长,机械设备、汽车制造业经营总体平稳。
增收又增利,企业接单的底气更足了。广州的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两大船厂,202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超330亿元,同比增长超20%,手持订单约200艘/690万载重吨,订单排期已到2028年。
工业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利润率的回升,是广东经济回暖迎春的积极表现,而企业效益改善又推动了工业投资信心的持续增强。
1-11月,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广东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8.4%,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8%。工业投资增长6.9%,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至37.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已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掌握了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密码。
有效投资不断扩大,一批重大项目正顺利推进中。省发改委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1-11月,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500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05%。珠肇高铁、深圳至南宁高铁珠三角枢纽机场至省界段、惠州惠城至惠阳霞涌高速公路、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工程、南珠城际、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
企业信心提升、投资蓄力强能、重大项目纷纷落地,巩固了广东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以半导体产业链为例,随着粤芯半导体在广州的落户,150余家上下游企业相伴而来,一条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应运而生。作为广东省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粤芯半导体不断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与深度绑定,加强本土产业链上下游互通有无、深度融合。
2024年甫一开年,广州瑞通增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瑞通增材”)的外贸订单就按下快进键。作为国内齿科金属3D打印设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瑞通增材今年1-10月实现出口的3D打印机达到了144台,总金额接近5000万元。
“谁先抢占了市场,谁就有很大的话语权。”瑞通增材财务总监任荣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当前,企业正在抢抓机遇拓展海外业务,自主研发的设备已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签订供应协议。
瑞通增材出海的忙碌景象是广东外贸进出口“逆风飞扬”的缩影。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11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快于全国增速5.1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8%。其中,出口5.37万亿元,增长8.7%。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外贸规模已连续38年全国第一。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经济增速放缓及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复杂外部环境中,出海必然面临着“风高浪急”。越是航行在最前面,越要承受更凶猛的风浪,广东扛住了这种压力,展现出了超强韧性。
从结构看,前11个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5.27万亿元,增长15.8%,较广东整体进出口增速快5.8个百分点,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3.7%,说明民营经济活力强,广东外贸结构优。
从市场看,前11月,广东对东盟、中国香港、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均实现正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万亿元,增长8.8%,占36.3%。新兴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对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也在回暖。
从动能看,广东不断深耕新技术新产业,挖掘出海新优势。前11个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3.52万亿元,增长8.9%,占出口总值的65.6%。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主要出口商品分别增长14.7%、14.9%、17%;集装箱、船舶、电动汽车等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42.8%、42.4%、39.8%。一组组数据显示出广东已站上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风口,澎湃的新动能,正为南粤大地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12月初,投资超7亿元的美的巴西新工厂在包索市举行量产仪式,这是美的在南美洲扩展战略中的一个里程碑。
12月底,万力轮胎在广州从化的生产基地三期工程首期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广东造”新能源汽车轮胎从这里源源不断输送到全球市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配套商,我们会跟随国产汽车出海的步伐,重点深耕国际市场,不断巩固我们的市场优势。”万力轮胎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外贸兴,则经济兴。随着外需逐步恢复,国内稳外贸政策不断发力,广东外贸稳中向好,破浪领航。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在GDP前十的经济大省中,2023年广东的出生人口“一骑绝尘”,出生率也跻身全国前十。
2023年,广东的出生人口达到了103万,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百万的省份,新生儿规模连续6年稳居第一,其出生率达到了8.12‰。其中,广州、东莞、佛山、汕头、湛江等地的出生率都超过10‰。从人口规模来看,2023年,广东的常住人口更是达到了1.27亿人,连续18年蝉联中国人口第一大省。
人口第一大省,有何魅力让人敢留、敢生?归根到底,保证居民有班上、有钱花、可消费,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底色。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稳就业,广东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就业领域五年行动计划和“稳就业16条”等政策,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
今年1-11月,广东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35.5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23.2%;全省平均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平稳,运行在5.5%的目标范围以内。截至目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4300多万农民工特别是超455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1.5万家监测企业平均在岗人数、月均实际招聘人数同比均有上升。
123买年货、天河区汽车消费周、520消费节、JN江南官网食在广东、夜经济……2024年,广东将促消费“玩”出了“花”。文旅魅力拉动、消费券叠加福利、首发经济推动,各类方式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消费增长,为广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据省商务厅数据,1-11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万亿元,占全国社零的10%。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037元,同比增长4.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4.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247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21141元,同比增长6.3%,增速快于城镇居民2.4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净收入和人均转移净收入均实现增长,分别增长4.5%、6.2%、1.3%和5.0%。
民生之事无小事,为聚焦办实办好民生实事,1-11月广东民生类支出完成1106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七成以上,全省十件民生实事相关资金已下达拨付79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3.9%。
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帮扶行动、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方方面面中,广东居民“衣食住行”都很行!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之地、身为联通港澳与国际的窗口,广东已连续35年稳居全国GDP头把交椅。前三季度,广东GDP生产总值逼近10万亿大关,继续领跑全国,展示出广东经济非同一般的韧性和活力。这是广东抵御短期波动、赢得未来发展不易撼动的“底盘”。
内功深厚且有韧性,意味着广东不仅“能打”,更能“抗击打”。面向未来,经济大省、制造强省、外贸大省、人口大省的广东,还将承受着比以往更大、更直接的冲击,更要顶风破浪,奋力前行。
越是困难重重,越要知重负重。广东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与责任。
“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但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民营企业众志成城、干字当头,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12月中旬,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粤来粤强”,是广东经济韧性的底气之一。《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4)》显示,广东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梯队。广东汇集了腾讯、华为、网易等众多知名企业,充分展示数字经济领域的“粤实力”和“粤潜力”。
同为粤企的TCL在2024年通过推进落实AI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达5.4亿元。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熬过去了,业务和能力就能大幅提升,勇气和胆量也随之增加。”TCL创始人李东生认为,企业家们不能再被动地应对风险,成败取决于对于韧性的理解。
在广东,政企携手构筑良好营商环境,韧性强化产业链抗风险之力,激发企业内生增长之势;
行胜于言的广东,以“韧实力”为翼,突破艰难险阻无畏前行。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巨轮必将于波澜壮阔中扬帆起航,领航时代,铸就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