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 JN江南
手机: 19064836673
电话: 400-946-2567
邮箱: https://www.yuanduixiangqin.com
地址: JN江南有限公司
新华财经昆明5月6日电(记者魏雨田、贾云鹏、雷肖霄)从一家籍籍无名的村办铁锅生产小厂,一路破浪前行、不断转型,如今已蜕变成为全国最大的炮塔式摇臂铣床生产基地。如今,这家企业更是成功晋升为链主企业,并成功孵化并吸引了 49 家装备制造领域的上下游企业齐聚园区,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数控机床产业链生态系统。
近期,记者深入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的碧城智能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走进云南锦润数控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锦润数控”)。在采访中,锦润数控总经理张峰坦言:“我们公司的高速发展与园区内各企业的抱团取暖、强强联合密不可分,这种协同合作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效。”
他进一步表示:“即便一家企业在其他外部环境中可能难以维系生存,但在这里却能获得新生与发展活力。这里汇聚了丰富的要素资源,使得众多原本棘手的难题迎刃而解。”
谈及未来,张峰信心满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中,那些专注于创新研发的企业必将脱颖而出。”
锦润数控的前身可追溯至1979年的原禄丰县碧城公社前营砖瓦厂,彼时仅有员工30余人,在时代浪潮中艰难起航。1981年,顺应市场需求,工厂转型为原禄丰县碧城公社前营铸造厂,主要生产自来水管、清水管、污水管等产品,员工队伍扩充至100余人,年产值达300万元,迎来了初步发展。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1998年,塑料PVC管的广泛应用使得自来水管市场遭受重创,公司产品严重滞销,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困境,JN江南注册企业经营举步维艰。
2002年成为公司命运的转折点,多位早期合伙人不忍公司就此垮掉,决心力挽狂澜。当时,张峰大学毕业,选择加入了处于困境的公司。他们意识到,必须进行彻底的转型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在铸铁锅业务方面,公司曾取得显著成绩。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公司铸铁锅一度占据云南省多数市场份额,最火爆的时候全省有300多户经销商,市场每天能卖8000多口锅。
后来,生产铁锅利润日渐稀薄,“最低时候一口铁锅只有1毛钱赚头。”张峰表示,铸铁锅业务在省外市场面临激烈竞争,优势并不明显,而在省内市场,只能靠低端“价格战”,长期来看,发展空间有限。
经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以及对自身优势的综合考量,锦润数控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机床零件赛道。“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对机床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公司在铸造领域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能够为机床零件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自此,锦润数控踏上了向机床领域转型的征程,逐步开启了从村办小厂向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华丽蝶变之路。目前锦润数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炮塔式摇臂铣床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民营小巨人”企业。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张峰意识到,公司在传统发展模式下时间成本高、技术积累慢的局限,决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致力于成为链主企业,通过打造产业集群实现协同发展。
“当下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单打独斗已难以立足。”在张峰看来,唯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将竞争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才能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作为该园区的核心企业与链主企业,锦润数控先后成功孵化和吸引52家装备制造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集群发展,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数控机床产业链生态系统。其主营业务聚焦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与制造,产品丰富多样,涵盖铣床系列、加工中心系列、车床系列、镗床系列及搅拌摩擦焊系列。相关产品广泛运用于精密模具、汽车制造、航空航天、JN江南注册电子设备、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领域,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远销至巴西、印度等30多个国家。
“优秀的企业应具备整合多元资源的能力。”张峰表示,通过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生态,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将原本难以实现的目标变为可能。
针对产业链协同发展,张峰着重介绍了园区内的创新孵化机制。园区不仅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厂房、铸造加工等基础生产条件,还配套完善的硬件设施,同时搭建专业孵化平台,联动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保等政府职能部门,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支持。“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园区企业能够共同开展研发创新,打造产业品牌。”
据了解,发展至今,以锦润数控为“链主”的碧城智能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产业链完备度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园区还有5000台数控车床生产线万吨数控机床铸件消失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两个重点在建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5亿元。
张峰分析表示,这种“抱团”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为具有单一专长的企业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困难,实现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智能制造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碧城智能数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展望未来,园区规划持续完善产业链条,通过延链补链,向中高端领域深度延伸。
张峰透露,目前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第四期标准厂房。此前,部分技术难度大、长期依赖进口的关键环节,成为园区产业升级的瓶颈。而第四期建设将聚焦这些痛点,从装配工艺到整机生产,全力突破核心技术,致力于在园区内构建完整的高端数控装备生产体系,实现关键部件和整机的自主研发与生产,真正做到自给自足。
随着园区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无论是市场认可度还是自身发展信心都在稳步提升。张峰预计,待园区全部建成后,会有一二十家相关企业陆续加入。这些企业的集聚,将进一步强化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形成更为紧密的产业协作网络。
张峰的信心不仅源于园区内企业的协同共进,更来自于公司自身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他表示,锦润数控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从早先只能生产3、4个品种的产品,到如今拥有300多个品种的丰富产品线,每一次产品的迭代升级、每一款畅销产品的推出,背后都是持续创新和研发的有力支撑。
“未来的市场,必将属于那些专注创新、坚守品质的企业。”张峰认为,机床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深度洗牌。当前,低端产品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混乱、无序竞争现象突出,许多依靠简单模仿和抄袭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最终会被淘汰。而对于坚持打造民族品牌、注重提升产品质量、JN江南注册不断降低成本的企业来说,这将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悉,锦润数控计划投资10亿元,全力打造智能数控机床全产业链。此次投资的重点,是着力实现控制系统自主研发,以及主轴、转台等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自主生产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生产,锦润数控将补齐在这一领域的短板,建设先进的智能制造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竞争优势。(参与调研:郑璐、张磊)